查看原文
其他

上海临港:含着“金汤匙”出生的产业新城

肖十一郎 禾略 2020-02-27

【题外新发现】拿地新物种——国内首个地产投资,垂直领域的社交平台,“土地说”小程序(试用版),在线上链接地产企业与城市国土相关政府部门,以及地产全产业链企业。


可以实现预约会面、名片交换、在线互动等人脉拓展功能,还可以发布找地、找人、找项目等需求,365天“全天候”服务中国土地市场。

“土地说”小程序致力于,
解决土地资源信息不对称,提高土地信息搓合匹配效率,让中国没有难卖、难找的土地!


长按识别土地说小程序码

拿地也能互联网化

⇩⇩⇩




—— 正文分界线 ——



上海,自洋务运动伊始,便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,钢铁、汽车、造船、港口机械、航空航天等等生产制造门类齐全。


截止2016年,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3.11万亿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8351家,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工业城市。


然而,现在人们提起上海,第一反应是什么?


金融中心、国际贸易中心,这一方面,是珠三角、苏锡常的崛起,使得全国的工业格局发生巨大转变,另一方面,则是上海过去几年有意的产业转型造成的。




1



重振制造业与临港的诞生


1999年上海市第三产业,产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,此时两类产业,还保持着相近的增长态势。


随着产业转型的不断推进,2004年开始二产增速放缓,二、三产产值差距拉大,截止2016年,上海三产产值19663亿元,占全市GDP的70%,是二产的2.34倍。



仔细看三产的构成,上海的三产主体,是生产性服务业,2016年实现产值1.14万亿,占三产比重达57.8%。


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、信息服务、金融服务、货物运输、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、商务服务等,主要是为制造业服务的。


对上海而言,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,如同皮与毛的关系,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因此上海产业转型,不是一味的“去工业化”,而是要保留一定比例的工业,做强工业规模,并在此基础上,发展服务业,才是正确的选择。


在这一背景下,上海政府着重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——重振制造业。


根据“十三五”规划,到2020年,制造业增加值占GDP,将保持在25%左右。对上海这样一个有深厚工业基础和科研实力的城市而言,这25%的产值,必定是由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带来。


于是,上海临港,这个自出生起,就定位为引领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产业园区,其战略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。



2


临港,刚需聚集地?


为了满足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,2003年,在上海政府的规划下,临港和嘉定、青浦、松江、奉贤等新城开始建设。


临港地区位于上海的东南角,距离上海市中心约75公里,是几个新城之中最为偏僻的,也因此,临港的人口聚集,慢于其他几个新城,2017年常住人口仅31.09万,对应到31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,人口密度不足1000人/平方公里。



从市场表现来看,临港显然成为了上海的房价洼地。房价网二手房挂牌数据显示,2018年当上海市平均房价,已经涨到607万/套时,临港仅235万/套,还不及上海2010年的整体水平。


再看面积,过去9年,上海市二手房面积在120平左右波动,而临港的房子,明显小于这一水平。


无论是总价还是面积,临港都小于上海市的平均水平,因此常常被戏称为“刚需聚集地”。


然而价格的洼地≠价值的洼地,尤其对于临港这样一个定位极高,承担着上海产业转型重任的地区而言,其真正价值,还未被人们正确认识到。



3


真正背景:含着金汤匙出生


当今世界的潮流,是工业4.0,生产从自动化,迈向智能化,我国也提出了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战略,以高端制造兴国,上海承担的便是桥头堡的角色,而临港,更是桥头堡的桥头堡。


整个临港占地315平方公里,土地资源丰富。主要分为六个园区,各自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,整体来看,主要包括新能源装备、船舶关键件、海洋工程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、大型物流及工程机械、民用航空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

如此重要的种子选手,自然要配备最好的资源,正所谓是“含着金汤匙出生”。



首先来看临港的区位: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,海港、空港、铁路、公路、内河“五龙汇聚”。


洋山深水港,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深水港,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,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准箱,占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,而临港地区距离洋山深水港,仅32公里;


浦东国际航空港,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,2017年旅客吞吐量,达7000万人次,货邮吞吐量383.56万吨,居中国首位,距离临港地区仅25公里。


背靠洋山、浦东两个国家级枢纽,临港的物流业发展,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。



再看临港的背景:背靠上海政府,在政策上有众多倾斜,使其具备上海其他区域,不可比拟的优惠条件——


专项基金补贴、税收返还机制,大力扶持产业发展;人才落户、租金补贴、住房保障,大力吸引高新人才。


开发公司是临港集团,隶属于上海国资委,起步于漕河泾,2003年成立,拥有数十个产业园区的开发经验,最擅长的便是“区区合作、品牌联动”。


在它的操盘下,临港实际整合的是,包括整个漕河泾产业区在内的资源,形成从研发到制造的高效产业链,大大提升效率。



分行业来看进驻企业——

1)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:中船三井、中船临港、中集洋山等;

2)航空航天方面:中航商发、奥科赛通用航空等;

3)汽车、机械制造方面:三一集团、梅赛德斯奔驰、上汽集团、通用电气;

4)高端能源装备方面:西门子、华仪风能电气、电气核电设备、阿尔斯通电网、尚德太阳能等;

5)现代物流仓储方面:建发物流、中储发展等;

6)信息技术产业方面:科大讯飞、寒武纪、华东光电等,大量国资企业和成熟产业集团。


据不完全统计,截止2017年底,临港已引进产业项目380个,产值突破1000亿元。



目前,临港的薄弱方面在于交通,而政府也为之做出了规划。


2017年临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75亿,根据计划,2018年这一数值,将达到302亿,增长9.8%,其中的基础建设项目投资占比,上升至15.2%,用于进一步加密临港地区的轨交、公交,提升临港到市区的通达性。



最后看临港的土地储备情况——从土地规划图可以看出,临港的居住区(图中黄色部分),主要集中在以滴水湖为中心的主城区。



通过地理识图技术获取规划居住用地,再通过遥感卫星识别已建成的人造地表,两者相减即可获得还未开发的居住用地分布。


通过计算,临港剩余居住用地,总面积达10.93平方公里,大量分布于中心区的北侧,未来几年住宅市场的开发重点将在此处。




小结


临港新城的诞生,是顺应世界潮流、顺应国家发展需要的,是上海市产业转型的桥头堡。


交通区位得天独厚,上海市政府全力打造,土地资源丰富、容错率高,国资企业托底,成熟集团资源入驻,一切的一切,为这座产业新城打下了最好的基础。


目前的临港还在产城融合的关键阶段,面临人口导入缓慢、内外部交通不便利、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,但这是每个产业新城必经的过程。


临港就像故事里的主角,出身不凡,背景深厚,一路都有高人指点、贵人相助,面临困难愈战愈强,且待主角打怪升级,华丽归来!




—— 禾略数据投行 ——

用数据赋能,给你的项目找更好的投资


 具体有什么地可以拿?


2018中国(深圳)国际地产业博览会(总第45届)暨第13届中国(深圳)城市土地展,即“中国土地第一展”,将于8月29-3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9号馆举办展期3天。只要你能想到的土地难题,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。


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,预约报名2018房博会




—— 猜你想再看 ——


城市:| 太原温州 | 昆明 | 嘉兴 | 重庆 | 成都 | 深圳 | 上海 | 珠三角 | 雄安新区 | 无锡 | 北京 | 

热点:| 长租公寓中美贸易战 | 粤港澳 | 万科商业 | 2018年走势 |  任泽平深圳房价 |

专业:| 地产研报 | 投资 | 思考客研 | 高周转 | 房价预测 | 2018房地产报告 |  极小公寓 |  远郊定位时势蓝图 | 土地理解  | PIE模型城市地图 | 


更多

禾略中国:helue_China



陪你想,陪你写,陪你玩

商务联系:yumx@urasr.com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